疫情加速中國行業轉型 教育板塊長遠樂觀

上回講到,國內醫療保健行業是其中一個可以享受長中短期成長的新經濟子板塊,另一個年初至今升勢凌厲的板塊是中國教育股份,不少龍頭公司年初至今漲幅逾三成,大幅跑贏恒指。其中原因與疫情密不可分。

在短期內,我們估計疫情將部份出國留學的需求轉移至中國本土,利好當地的教育機構。宏觀層面,受疫情衝擊,中國就業壓力劇增。中國當局在今年的兩會上將保民生保就業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緩解短期內的就業壓力,延緩新增勞動力進入就業市場的時間,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作為緩衝劑,得到政府和政策的支持。

同時,疫情帶來對生活模式的顛覆,最重要的轉變便是互聯網在短期內於各行各業得到迅速普及。在教育領域,受隔離措施影響,線下教育需求暴跌,傳統的課堂模式被打破,眾多教育機構紛紛尋求由線下教育向線上教育的轉型。一家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大學表示疫情將「原來在正常情況下需要10年的轉型軌迹壓縮至6個月」。

中國的民辦高等及職業教育在疫情之前比較分散,小型教育機構眾多。而在疫情之下,該行業將經歷一輪洗禮和整固期,一些較小型的營運者或未能挺過疫情,行業龍頭則可以趁機吸納更多市場佔有率。而且龍頭企業有更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支持線上教育的轉型。

長遠而言,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高等教育需求龐大,目前整體的大學入學率和發達國家仍有較大的差距。而且中國目前正處在轉型升級時期。高等教育,特別是發展STEM教育(即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四大領域),是實現中國製造業升級,改善產業鏈,增強中國軟實力。

目前,中國每年約有950萬高考考生,但中國的教育市場暫時還未能滿足如此龐大的需求。中國的公立高等教育機構短期內較難增加大量學位,而這一供應缺口可由民辦高等教育機構填補。中國官方也在推出民辦高等教育轉型的政策,並鼓勵民辦教育市場併購,長遠亦會推高學校的收生人數及盈利能力。

無論是短期需求和長期結構性發展,皆支持民辦教育行業,長期盈利增長前景樂觀。
刊登於2020年7月16日蘋果日報惠理基金專欄。

本文提供之意見純屬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惠理」)之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應視作投資決策之依據。所有資料於發表時均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來源,但惠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 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等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落差。

本文未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檢閱。 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