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藥企投資機遇

疫情揭示環球醫療體系的改善空間和未來需求,正在面對人口結構之世代變遷的中國亦不例外。在內地的醫療保健行業歷經改革週期之際,投資者如何從改革巨輪之中物色投資機會?

  • 中國帶量採購藥品對藥企的降價壓力有限,將佔中標藥企的2021年的總收入不足4%
  • 自2018年起的改革週期將長遠促進市場整合兼併,具創新研發優勢的公司除可保持高盈利外,亦可趁機吸納市場份額,行業龍頭長線股價看俏
  • 人口老化的趨勢將增加慢性病治療的需求,城市化也會加強民眾對健康的關注,隨著城市人口收入增加,對保健產品和服務的支出亦相應遞增

中國官方最近公布第三批集中採購藥物的安排,會納入56個品種,採購的品種是前兩輪之總和。計劃的藥品採購周期為1至3年,品種覆蓋糖尿病口服藥、抗血小板藥和消炎藥等,中標藥企可獲首年約定採購量的50%至80%份額。

投資者或回想起,約兩年前集中採購首次在國內11個城市試行時,曾因有藥企望搶佔市場份額,將入標的藥品大幅劈價,致使當時醫藥股受壓急跌,有些前景明確的龍頭企業卻被拋售至下跌超過50%。

經過兩輪採購,市場普遍消化政策的影響,並回到理性分析,了解到中標藥雖不能轉化收入增長,但是藥品面臨降價壓力有限,據瑞銀對中國醫療行業的最新研究,集中採購的大部分收入影響將佔中標藥企之2021年的總收入不足4%。

 

推高國內醫療質素

就集中採購計劃而言,國內藥企不再依賴個別藥品分銷商和醫院網絡關係以獲得銷售渠道,而是經過官方對可售藥品進行篩選和審查,訂定一個較高的行業標準,能夠達此標準的企業質素也相對較高。由於集中採購計劃會引致少許的減價壓力,龍頭藥企則仍能兼顧創新和生物仿製藥之研究管線,繼續投放資源發展毛利率較高的產品線,緩衝在集中採購計劃中的價格下調的影響。

這一系列的改革將長遠改善行業標準,促進市場整合兼併,久而久之就能夠汰弱留強,改善流入市面和在醫院中使用之藥品質素。具創新研發優勢的公司除可保持高盈利外,亦可趁機吸納市場份額,且降低企業營銷成本,其實際受到的盈利影響是有限的。從長期來看,這些行業龍頭的股價反而會強者愈強。

 

人口老化需求增

年初至今,中國醫療企業在3月隨大市下挫後,目前已經恢復升勢,更大幅跑贏發展市場的同類型企業。雖然升幅凌厲,我們對中國醫療的長期確信度未有動搖,疫情揭示內地醫療體系繼續經歷改革週期,拓展長期投資機會。

當前的行業改革支柱有二,一是人口老化問題,預計到202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7億,佔總人口的12%,將增加對如癌症和糖尿病等的慢性病預防和治療的需求。

二是中國人均醫療支出僅為美國的五分之一,仍然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由於內地城市化的趨勢穩步推進,國內中產階級將會擴張,當民眾收入增加,容許他們尋求更高質素的醫療服務,以及因為全國醫療保險覆蓋擴大,兩國在醫療服務上的支出差距有望收窄。

 

盈利前景明朗

市場亦觀察到面對人口分佈結構轉變,內地當局逐步改善醫療配套和支援,除了推出集中採購藥品的方案,以提升民眾用藥的質素,亦擴大實施醫療保險計劃,和加快批出創新藥的批文等,類似政策將惠及有質素、研發和生產技術較高端的藥品製造商。

內地藥企盈利前景看俏,預計將在今明兩年達雙位數增長,分別按年增長 35.6%和17.3%,遠超MSCI明晟中國指數的成份企業平均3.0%和15.7%的漲幅。我們繼續偏好高質素企業,就藥企而言,其創新產品研發周期要至少跨越未來兩至三年,才能捕捉較長線的機遇。

 

曾德明

惠理基金亞太區分銷業務主管

刊登於2020年9月9日信報的惠理專欄文章。

 

 

相關閱讀

 

 

本文提供之意見純屬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惠理」)之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應視作投資決策之依據。所有資料於發表時均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來源,但惠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 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等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落差。本文未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檢閱。 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