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散投資角度看A股
中美貿易戰再起波瀾已有超過一個月,雙方談判暫時停滯,外界普遍預期中、美兩國會借6月底,在日本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時,繼續推動談判,因為相信屆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舉行雙邊會晤。
中、美兩國領導人近期的表態,也讓外界看到一絲希望。
習近平於近日在俄羅斯出席活動時表示,中美關係難以割裂,並稱:「我相信『我的朋友』特朗普總統也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同時特朗普也表現,希望與習近平會面的積極願望,稱如果在G20峰會見不到習近平,將會加徵對中國貨品的關稅。
然而,二人即使在6月底會晤,並無太大可能立刻達成協議或解決所有問題。中美要達成貿易協定仍然需要時間,因此市況難免在短期內會延續波動。
但投資者毋須太過悲觀。目前的市場氛圍由政客主導,已經脫離市場基本面因素。筆者認為貿易戰的情況反覆讓投資者感到意外,因此5月已有一些股票超賣。
事實上,中國對貿易戰的容忍度可能比外界預期的要大得多。首先,對美國出口只是中國對外出口的一部分,且依賴度在下降。
以2018年全年數字為例,中國對美出口額為31,600億元人民幣,佔全年總對外出口額16.42萬億元人民幣,約五分之一。
內需是中國經濟的關鍵
今年首季,中國對美出口總額已下降至佔出口總額約16.5%。同時,不排除有些中國企業會將產品先經第三地出口到美國,以減少關稅影響。
其次,中國坐擁14億人的國內消費市場,內需已十分龐大。隨著其中產階級的逐步擴大,以及城鎮化進一步深入,內需才是中國經濟的關鍵。
今年進入第二季後,中國部分宏觀經濟數據偏軟,如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重回至50盛衰分界線以下,為2月以來首次。
次季料為全年經濟低位
但筆者早前已預期,第二季可能是全年經濟的低點,經濟數據有望在下半年逐漸回暖,因為政府一些刺激經濟計劃的效果,需時才會反映至經濟數據。
例如4月1日下調增值稅稅率,其效果並不會在4月、5月立即顯現。
同時,中國已作好持久貿易戰的準備,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月初表示,政策工具箱豐富,有能力應對中美貿易爭端帶來的各種不確定性。
如果中國經濟數據持續偏軟,政府預期將會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以抵禦宏觀經濟不利因素。而這類政策最有可能利於中國的內需市場。
市場應該看到中國國內市場相對於世界經濟自成一體,且中國股市與歐、美股市的聯動性較低。
A股的國際化進程,反而向全球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分散投資的機會。同時A股的估值,相對於全球其他主要市場而言仍然較為便宜。
截至5月底,MSCI中國指數的未來12個月預測市盈率為10.7倍,明顯低於MSCI美國指數的16.2倍和MSCI全球指數(ACWI)的14.3倍。
隨著國際機構投資者加速配置A股,筆者認為,可以預期目前仍處於價值窪地的A股,未來估值將會更加合理。
刊登於2019年6月15日經濟一週的惠理專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