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本影片】謝清海:我們正處於最好的時代,亦是最壞的時代

21-01-2021

 

 

「我們正處在最好的時代,亦是最壞的時代」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短期內,可能今年,甚至明年,投資環境仍非常吸引。但中長期來說,如三至五年後,我擔心現在積聚的許多問題,或將爆發並衝擊市場。

具體而言,我認為短期內,隨著疫苗的引進,到夏末或秋季,疫情或將被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同時,各國央行仍會致力維持寬鬆政策和低利率,各國政府也在以大量財政刺激措施,支持消費和受疫情影響的家庭,包括中國政府也表示不會突然大幅地改變對經濟和市場的支持。所以短期內,這些刺激政策和良好的市場投資情緒或將令投資市場呈較高吸引力

 

2020年經濟整體出現K型復甦

短期——市場具吸引力

2020年,疫情席捲而來,各國經濟遭到不同程度的重創,投資者一開始都認為2020年會虧錢,但事實上最後的結果卻更複雜。我們經歷了一個「K」型復甦。

何謂「K」型復甦?「K」是指不同行業呈相反趨勢。一些行業,如惠理所處的金融行業,位於「K」的上半部分,經歷了不錯的一年,市場最終是上漲的。但其他行業,如旅遊、酒店、交通業等,卻處於「K」的下半部分,這些行業的日子十分艱難,政府不得不大力支持他們。

總括而言,今年甚至明年,經濟的復甦、疫情或得到控制、刺激措施和低利率持續,將繼續吸引投資者進入市場,並暫時留在市場,因此現在仍是投資的好時機

 

中期——市場令人擔憂

令我更擔心的是中期,也就是三至五年後。那時很可能經濟疲軟將進一步加劇,意味著失業率或將恢復到正常水準,同時逆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將慢慢浮現。過去全球化能夠帶來大規模供應鏈和提高全球效率,對控制通脹十分重要。但隨著逆全球化影響陸續浮面,過往全球化對通脹的調節作用將大大削弱。以目前諸多刺激性政策生效下,繼而可能會引起通脹抬頭,從而逼使利率恢復到更高水準。加上目前許多國家的債務水平已非常高,屆時各國政府能夠採取的刺激措施空間將變得很有限。

許多投資者,包括我在內,當量化寬鬆開始出現逆向信號時,可能會選擇提取收益,落袋為安。如果很多人都這麼做,就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市場下滑甚至可能是金融崩潰,這就是我所說的「最好的時代和最壞的時代」。

 

地緣政治風險令市場變得難以捉摸

讓我們面對現實,在資本主義發展後期,可能會有更多不良風氣出現,包括大公司主宰一切的壟斷性資本主義。這使小企業難以生存,創新產業也難以真正起飛。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面對不斷爆發的地緣政治風險,社會分化更趨嚴重,好比英國脫歐、美國社會分化。美元貶值的趨勢可能會一直存在,而且很難解決,因為目前暫時還沒有其他貨幣能取代美元成為儲備貨幣。

我們預料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持續,例如中美關係緊張,以及民粹政客越來越強調——只著重財富分配而非創造財富。就金融市場而言,財富分配可能意味著更高的稅收和各種各樣的新稅種,從而把錢從富人手中拿走,並交到窮人的手中。

此外,投資者越來越難以預測市場走勢,因為市場走向取決於那些決定利率高低的政客和央行行長,他們支援哪些行業,不支援哪些行業,以及經濟和社會制度將如何調整。這些因素金融分析師都無法把握,但卻是決定市場方向的最大因素之一。因此,對投資者來說,未來幾年的世界將是一個複雜的世界。

 

資金應該投向哪裡?——中國

展望未來,資金可以投向哪裡?我認為最具潛力的地區之一就是中國。中國控制疫情的成績有目共睹。中國也是最先陷入又率先走出疫情的國家之一。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是去年唯一能錄得正增長的經濟體。我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勢頭依然強勁,有機會達到8%至9%的水平。展望未來,資料預測顯示,中國或將繼續以每年約5%的速度增長,有機會在十年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中國正在由「供應鏈」向「需求鏈」轉變

中國現在不斷適應中美關係摩擦和逆全球化浪潮,逐漸發展起來自己的「需求鏈」。「需求鏈」有別於「供應鏈」,過去中國就像世界工廠一樣,是一個出口大國。但是,「需求鏈」意味著擁有自己的本土市場,可以自行提供增長、生產、創新、研發、分銷和品牌拓展,這些皆在本土市場進行,不必依賴全球化和國際貿易。現在中國有約4億的中產階級,這個數字預計會在未來15年左右翻一番,而且中國有9.5億的互聯網用戶。因此,我看到中國市場未來充滿了投資機會。

 

外資增持中國股市,人民幣資產具吸引力

我最近幾年看到中國的資本市場正在經歷著重要變化。在過去20年,當外國和香港投資者討論投資中國時,他們的意思其實是投資在香港、紐約、新加坡或倫敦上市的中國公司;但未來,他們談起的中國則更多是投資於真正的中國國內股市——上海和深圳。

所以我認為,中國市場的增長機會仍然非常強勁——尤其是考慮到外資才剛剛開始發掘中國A股。就成交量而言,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但其中外資的持有率卻不到5%,所以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外資透過滬深股通進入中國,將對中國股票的估值有較大支援。

此外,越來越多外國投資者開始關注人民幣資產。目前中國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高於美國十年期債券的收益率,實際利率仍是正的,令人民幣資產非常具有吸引力。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儲蓄池之一,投資股市的比例持續提升

中國家庭儲蓄是世界上最大的儲蓄池之一。但是,中國居民的儲蓄目前還只是集中在房地產、貨幣市場和銀行存款上,只有8%的儲蓄投資於股票市場,該比例相比西方國家仍然偏低。但這種情況近幾年開始發生變化。中國政府表示不要過度投資房地產,再造泡沫。因此,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把儲蓄慢慢轉移到股市。如果這個比例保持增長趨勢,中國股市就會持續迎來大量新的資金來源。

而且中國A股目前整體市盈率約為16倍,大體是合理的。如前文所講,短期內具吸引力,即使在中期內,也存在機會。衡量中國A股表現的滬深300指數,已經超過了2015年的高位。但從市盈率和估值來看,它仍然是合理,因為自2015年以來,中國企業的盈利也得到了大幅增加。

總體而言,我們預計2021年,世界各地許多公司(包括中國地區)的每股盈利或將錄得較大幅度的增長,令我既看好當前短期環境下的市場機遇,但又對中長期有所擔憂。

 

2021的整體投資策略:攻守兼備

 在2021年,我的整體投資策略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攻守兼備。

作為一名專業投資者,以及一名「優質價值投資者(Quality Value Investing)」,我更為強調優質價值(Quality Value),我不會只因為股票市盈率低或股息率高而買入股票,這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下已經較難執行。現在環球充斥著流行性,一間優質企業,是不會缺乏投資資金的,這是大趨勢。因此,作為一個優質價值投資者,重點是要找到優質的公司。

在目前經濟復蘇、低利率、刺激政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最壞情況即將過去的有利因素組合下,我認為是投資的好時機。但與此同時,我會更加嚴謹和審慎,因為我認為,從中期來看,市場將面臨巨大的調整或風險。到那個時候,你必須擁有能夠承擔失敗的籌碼。為了保證擁有這一籌碼,你現在就必須要成為一個大贏家,這樣未來你才能擔負虧損,並在那時候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市場。

為了做到攻守兼備,我會保持投資組合的多元性,配置多元化的投資工具,除股票和債券外,還會配置一些黃金和非美元現金。

此外,我對一些主題投資非常感興趣。例如那些善於應對氣候變化、食品安全、醫療保健、教育等公司 。這些主題將在未來為估值提供良好的支援。

所以,總的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亦是最壞的時代。

 

資料來源:惠理內部。

相關閱讀:

惠理焦點基金

惠理價值基金

本文提供之意見純屬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之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應視作投資決策之依據。所有資料是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來源,但惠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等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落差。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