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理謝清海:中國是夢寐以求的機遇|彭博全球投資峰會
24-06-2020
惠理創始人、聯席主席兼聯席首席投資總監拿督斯里謝清海受邀於「彭博2020全球投資峰會」(Bloomberg 2020 Invest Global Virtual Summit),就全球格局變化這一主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隨著國家保護主義的升溫,以及今年突如其來、波及全球的疫情,令全球的經濟及格局發生了前所未見的變化。特別是在美國大選激烈角逐的背景之下,因為一些政治因素,中美關係於短期內出現了趨於緊張的局面,這成為了今年中國投資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之一。
但謝清海認為,“中美關係是不可能完全割裂的,與其說兩者是競爭關係(competitive),不如說兩者是互補關係(complementary)。”
以下是中美兩國一些有趣的資料:
- 中美兩國的經濟總量約占全球經濟總量的42%
- 中美兩國的國防開支約占全球國防開支的52%
- 中美兩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總量的43%
-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全球消費增長的31%由中國貢獻
- 中國是美國最為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如中國是美國2/3大豆的出口國
- 中國為美國提供了最為關鍵的消費品、信貸、留學生、旅遊市場
- 中國擁有四億中產階級,總數超過美國 (数据来自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 大部分美國企業不想離開中國(來自AmCham survey)
- 美中兩國貿易逆差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大
即使巿場上充斥著一些中美關係的負面消息,但實際上,中國仍是美國最為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謝清海表示“政客權衡政治,但商人追逐利益”(Politicians do politics, but businessmen follow the money)。而從以上資料也可以明顯看出,中美合作是一個合乎邏輯、不可抗拒(logical and compelling)的趨勢,只有合作才是解決全球經濟困境、避免金融危機乃至應對全球環境問題的根本方法。因此,謝清海認為,雖然中美貿易協定出現短暫波折,但預計在美國大選之後,中美或將會重新簽署貿易協定。
疫情或只是催化劑,美國早已出現失衡危機
在此次疫情之中,全球各國經濟皆遭受重創,中國亦是如此,美國尤甚。在經濟衰退時期,美國一些政客為了轉移民眾視線而發表了一些關於中國的負面言論。但實際上,疫情或只是美國此次經濟和社會危機的催化劑。美國本身已經潛藏許久的暗湧,如過度依賴金融工具、日益升溫的社會與種族矛盾、貧富差距的鴻溝、以及寡頭資本的蔓延等,在此次疫情之下浮出水面,是導致此次美國危局的根本原因。
實際上,美國正處在失衡的局面之中。由於近幾年美國非常寬鬆的流動性導致大量資本流入股市,加之美國上市公司不斷回購股票抬高股價,令美國股市整體估值處於非常高的水準(美國目前股市的整體估值約為23倍,遠高於歷史均值),但是美國的經濟卻幾乎接近近代以來歷史最差水準(預計美國GDP今年將有-6.5%的增長空間)。
中國市場是夢寐以求的機遇
而中國經濟在疫情之後的復蘇比我們早前預想的U型復蘇更為樂觀,目前呈現V型復蘇走勢,預計中國今年全年將有約2%的GDP增長,其中功臣之一則是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和內需。在疫情黑天鵝衝擊下,環球市場皆經歷了大幅波動。但在全球市場中,截至目前,中國是今年表現最好的主要市場之一,上證綜合指數已經恢復上升。
謝清海表示,作為資產管理者和價值投資者,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為資產管理行業創造了龐大的契機,中國市場是一個“夢寐以求的機遇”(China is the dream opportunity)。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十一年來,惠理積極部署,在上海、深圳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在北京設立了聯絡處,不斷壯大和本土化投資及業務團隊,以積極把握中國內地市場開放下的發展機遇。
中美兩國尋求合作共生是不可抗拒的趨勢
不過由於近期國際上的一些負面聲音,有意見認為中國需要更加依賴本土市場,同時弱化與西方的聯繫。
對此謝清海認為,加強中國自身實力,提高內需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若想要躋身國際先進成熟國家的行列,中國仍然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雖然中國目前已經在經濟、軍事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硬實力,但在軟實力方面和美國依然有一定的距離。
在此期間,中國需要與國際各國保持長時間的和平、穩定合作關係。而在全球範圍內,中美之間的摩擦可能嚴重破壞這一進度,此點從中美貿易摩擦和美國在科技領域對中國企業的限制中可見一斑。
謝清海還提出,事實上,近幾年世界格局正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而疫情的出現,則在短期內強化了這一變化。這個變化就是中美兩國的經濟系統正愈見趨同(The two economic systems are converging)。
疫情期間,我們看到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美國開始更加依賴“國家力量(state power)”,比如宏觀調控、財政補貼、就業刺激政策等。與之相反,中國近幾年正在不斷加快市場開放和國際化進程,比如降低貿易壁壘、開放金融市場、優化法律和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等。中國政府正在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它對國際合作的歡迎態度,亦證明了中國並無意圖向它國輸出意識形態。近期美國對中國的種種態度,究其根源或是因為其日漸嚴重的內部分裂和危機,以及面對中國日益強大的危機感。
任何國家都不能成為一個孤島,無論是存在內部問題和危機感的美國或是處在放緩階段、力求改革轉型的中國,達成共識,尋求合作共生,共同承擔國際責任,推進全球發展才是兩國需要做的事。
相關閱讀:
本文摘自「惠理集團」微信公眾號
本文提供之意見純屬惠理基金管理公司之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應視作投資決策之依據。所有資料是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來源,但惠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等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落差。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