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資產展望 — 2025年4月

16-04-2025

近期美國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波動加劇了全球資產的不確定性。雖然中國與香港股市或已於4月9日出現短期底部,但政策走向仍具變數。中國透過貿易多元化與潛在刺激措施,有望對沖部分衝擊,惟市場短期內或仍維持震盪。亞洲(日本除外)市場受出口壓力影響,但部分地區貨幣轉弱及減息措施提供一定支持。

在固定收益方面,亞洲投資級債券雖受美債孳息上升影響,但基本面仍屬穩健;高收益債估值相對吸引。新興市場則面臨債息上行與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雙重壓力。黃金因避險需求而受惠,但若利率預期改變亦可能出現獲利回吐。在此背景下,多元資產策略有助降低波動,但因資產相關性提升,需審慎控管風險。

主要指標20253月表現年初至今表現
MSCI所有國家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美元計)0.03%1.81%
MSCI中國指數(美元計)1.98%15.02%
滬深300指數(在岸人民幣計)-0.07%-0.99%
恒生指數(港元計)1.14%16.10%
台灣證券交易所指數(新台幣計)-10.02%-9.89%
MSCI台灣指數(美元計)-11.54%-12.63%
MSCI所有國家東盟指數(美元計)1.57%-1.47%
摩根亞洲信貸中國總回報指數(美元計)0.44%2.61%
摩根亞洲信貸總回報指數(美元計)0.09%2.29%

資料來源:摩根、MSCI及晨星,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數據

中國 / 香港股票

  • 自4月2日美國宣布加徵關稅以來,市場大幅波動,加劇了對市場及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經過約一週的混亂及政策反覆更改後,我們認為特朗普已向市場展示了最極端的關稅方案,因此市場短期底部可能已於4月9日出現。
  • 目前很清楚的一點是,美國長期國債遭對沖基金及外資拋售,導致孳息急升,這正是特朗普政策的「痛點」所在,因有關政策原本的主要目標正正是壓低美債孳息率。
  • 儘管未來關稅政策仍可能變動,我們預期特朗普將從4月9日宣布的極端方案中逐步撤回,並持續與各國進行談判。
  • 市場波動加劇已打擊消費者、企業及投資者信心,同時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正在上升。雖然這並非我們的基本情境,但滯脹風險的確不能完全被排除在外。
  • 短期內,我們預期股市將於10%至15%的波幅區間內上落,直至貿易談判方向更為明朗為止。同時,美元料將持續疲弱,而在市場出現聯儲局的「保底」訊號前,美債孳息曲線或將進一步變得陡斜。
  • 中國正處於此次貿易戰的核心,美方對其出口產品(部分品類除外)徵收145%關稅;中國亦已對所有美國進口產品加徵125%報復性關稅。
  • 儘管中國經濟勢必受高關稅影響,但與以往比,中國在積極拓展與其他地區的貿易下,現時對美國的出口依賴已經降低,並且有能力提早推出更多貨幣及財政工具以緩解影響。
  • 企業亦積極進行股份回購,「國家隊」資金亦入市護盤。然而,在有實質談判結果前,中港市場大概會將在4月2日至4月9日期間的水平區間內波動。

中國 A

  • 投資者料仍將聚焦於內需相關板塊,例如本地消費與科技國產化等主題。中國A股市場整體亦將有望受惠於企業回購及國家隊資金的支持。
  • 雖然持續負數的消費及生產物價指數繼續對消費信心構成壓力,但按年跌幅已逐步收窄,預期第二季將開始呈現通脹回升跡象。

亞洲(日本除外)股票

  • 亞洲(日本除外)股市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如台灣、新加坡所受到的影響尤其明顯。
  • 然而,美元疲弱為區內帶來支持,特別是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的貨幣此前大幅貶值後,現時有空間透過減息支持經濟。
  • 印度與菲律賓已於本月宣布減息,我們預期將有更多國家跟隨。美國對中國以外亞洲國家的關稅實施90日緩衝期,亦為美國與這些亞洲國家提供談判空間。

新興市場(亞洲除外)股票

  • 美國對鋼鐵與鋁產品加徵25%關稅,加上OPEC增產導致油價下跌,以及因衰退風險升溫使需求預期降低,均對新興市場構成壓力。
  • 此外,俄烏停火進展有限及中東地緣局勢再度緊張,亦打擊市場情緒。

日本股票

  • 隨著美債遭大量拋售令美元走弱、資金流向避險貨幣,都導致日圓顯著升值。
  • 即使日圓已顯著升值,鑑於薪資增長持續推升通脹,日本央行仍有可能進一步加息。同時,我們亦認為在美日貿易談判中,讓日圓升值將是美方其中一項訴求。

亞洲投資級別債券

  • 美國長債孳息大幅上升對亞洲長年期投資級債券造成壓力。然而,整體息差仍維持穩定,因為大多數亞洲投資級債券的現金流具有較強韌性。整體需求仍然穩健。

亞洲高收益債券

  • 市場氣氛轉差令息差略為擴闊,但未見恐慌性拋售。美元走弱亦有助舒緩東南亞企業的融資壓力。
  • 隨著息差擴闊,亞洲高收益債券的絕對收益率相對具吸引力,尤其相較於美國同類債券更為優勢。

新興市場債券

  • 美國債息急升導致資金撤離新興市場債券,此外,油價與工業金屬價格下跌亦打擊市場情緒。

黃金

  • 黃金價格持續創新高,顯示市場避險需求強烈。在美國資產(包括美債)遭遇拋售之際,黃金已成為市場首選的避風港。
  • 各國央行亦持續增持黃金儲備,以因應美元與美國資產所附加的風險溢價。
  • 不過,若美債孳息進一步上升,或市場對聯儲局「保底」預期升溫,則黃金面臨獲利回吐壓力。

多元資產

  • 相較於傳統單一資產或均衡投資組合,多元資產策略可望更有效地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然而,近期風險資產(如股票、信貸及商品)之間的相關性顯著上升。
  • 在當前的市場不確定性下,爭取收益將成為投資回報的重要來源之一。

相關閱讀

本文提供之意見純屬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惠理」)之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應視作投資決策之依據。所有資料是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來源,但惠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等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落差。

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單位價格可升亦可跌,基金過往業績並不表示將來的回報。投資者應參閱有關基金之解釋備忘錄,以了解基金詳情及風險因素,投資者應特別注意投資新興市場涉及之風險。在決定認購基金之前,投資者應徵詢財務顧問之意見。如果選擇不徵詢財務顧問之意見,則應考慮該基金產品是否合適。

本文並未經證監會審閱。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