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主席對中國與美國之潛在貿易戰的分析

06-04-2018

近幾個月來,我與投資者在談論投資決策時,一直建議宜持謹慎態度,因為我擔心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會加劇市場的波動。現在兩國已經宣佈了貿易關稅有關的措施,從這些措施看來我的憂慮因而減少了。這是因為我不認為中國和美國之間會發生真正的貿易戰 —— 對兩個國家來說均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就目前而言,巿況就像過山車般一樣,前景依然較為波動。

但我相信,在2018年的某個時段,我們將有望在中國相關的股票上獲得一個巨大的買入機會。目前中國股票的市盈率僅為12.5倍,估值並非昂貴;若北京和華盛頓達成一項貿易協定的話,中國相關的股份將可能出現良好的復甦情況,而這項協議有望在2018年內達成。我建議長線的投資者可開始逐步累積中國相關股份的持股,皆因沒有人能夠準確地掌握市場的底位,而長線投資者一般應該不用理會市場的所有訊息。

若兩國均未能達成貿易協定,投資者應如何應變?

從根本上來說,有關影響實際上很細微。若美國繼續對從中國進口價值5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將減少1.6%,這僅相當於中國出口總額的0.4%,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將是有限,使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下降0.06個百分點。

即使特朗普總統隨後提出延長關稅的威脅,以補充額外的價值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這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仍然很微 — 僅佔增長的一少部分而已。

從中、長期來說,中國將有決心減少依賴與美國的經貿關係。相反,中國將重點發展國內的資源以剌激經濟增長,當中以消費開支和提升生活水準及環境保護,而一帶一路項目也將發揮其作用。

因此,我認為中國相關的股份對受到貿易戰威脅的情況將逐步減少。對投資者而言,中國的投資環境實際上依然相當具吸引力,估值處於合理的水平,為長線的投資者提供了可預見性的增長。

事實上,特朗普先生威脅使用關稅並不是真正可信。作為一個國家,美國極為依賴進口廉價中國消費品來維持其高生活水平。當然,美國可以轉投其他國家,但產品成本將會提高,並打擊美國的消費者。中國是美國商品增長最大的出口市場。

此外,中央政府已表態非常願意與美國進行談判。

這等舉措讓我們持有一定程度的信心,雙方可以結束爭端 — 有望在2018年內結束。

目前,市場最大的敵人是巿況的不確定性,以及投資者的疑慮 — 而不是貿易糾紛的基本面。

 

本文提供之意見純屬惠理基金管理公司之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應視作投資決策之依據。所有資料於發表時均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來源,但惠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等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落差。

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單位價格可升可跌,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業績的指引。投資者應參閱有關基金之解釋備忘錄,以了解基金詳情及風險因素,及應特別注意投資新興市場涉及之風險。本文未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檢閱。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