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見「息」 多元部署
22-03-2021
環球經濟強勁反彈,亞洲復甦前景尤其亮麗,但同時市場開始關注通脹重臨的影響。長債息口向上,隨之而來的是企業借貸成本上升,盈利前景或受壓,投資市場波動料將更大。要輕鬆駕馭宏觀轉變,投資者不妨採取多元資產配置策略,靈活部署兼具收益和增長潛力的亞洲市場。
率先復甦 亞洲收益成亮點
要豐富組合內的收益回報,投資者先要辨識有增長基礎的經濟體和企業盈利增長空間較大的地區,發掘優質的生息資產。
預期亞洲(除日本)區增長將領先全球(圖一),市場對區內企業盈利的信心依然高漲,料企業盈利於2020至2022年的複合年均增長率近15%,高於全球的8%。而大中華市場有望繼續帶領區內復甦勢頭,種種宏觀指標確認復甦進度,最新二月份內地消費數據尤其亮麗1,零售餐飲銷售按年漲28.7%。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雖稍微下跌,但仍然處於擴張區間2。
圖一:亞洲(除日本)市場帶領全球的V型復甦,在今明兩年分別以8.0%和5.7%增長領先多國
資料來源:高盛研究,截至2021年3月9日
事實上,海外資金自去年底已見逐步調入亞洲,年初至今更錄得顯著的資金流入,加上弱美元繼續鼓勵資金流入包括亞洲的新興市場,支撐後市表現。
2021年預計72%的亞太(除日本)企業傾向於增加派息(圖二),而股息是投資亞洲一個不可忽略的總回報元素。過去十年的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表現內,股息回報佔四成3,因此企業增加派息的決定,是亞洲股票回報重要的支持,尤其利好高息股。債市方面,亞洲信貸發行人的年期較短,息差和溢價仍然吸引,相信商品價格回暖和需求正常化會支持相關債券表現。
圖二:逾7成亞太(除日本)指數內的成份股傾向增加派息
資料來源:Jefferies,FactSet,2020年12月。以上為MSCI指數地區分類。增加派息指超過5%升幅
通脹預期轉向 不必過度恐慌
今年與過去幾年不同的是經濟V型復甦,令一個接近零息環境,漸迎來加息通脹預期。對於預期急速轉向所引發的波動和近期的市場回調,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因為整體基本面並沒有轉差,盈利前景仍然明朗。 再者,過去11個月個別板塊大幅上漲,目前股票風險溢價已逐步收窄,市場有理由在短期內向下調整,值得注意的是,當中不少為2020年表現最亮麗的股票,獲利回吐屬正常情況,反而可視為長線買入機會。
目前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今年年初僅0.9厘攀升至1.6厘的水平(圖三),反映投資者的通脹預期回暖。但長遠而言,通脹並不必然推高股票投資風險,數據顯示,每當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3%以上,股市才會面臨阻力。反觀目前債息水平仍處於過去十年低谷位置,意味著股市仍有充足的緩衝空間。
圖三:美國債息於二月抽升至疫情爆發前的1.6厘水平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2021年3月12日
同樣地,當國債債息升幅較急時,的確會對環球債券市場造成下行壓力,但只要債息上升速度可控,債券價格表現相對趨穩。不同債券對息口敏感度並不如一,例如我們看好的亞洲信貸,存續期較短,信貸息差較闊,對美國國債的上升有充足的緩衝空間。亞洲經濟向好,債券息差有收窄空間,相信息口敏感度較低的短存續期(Duration)債券前景較明朗。當中應選擇現金流和財務穩健的發行人,尤其是受利率走向影響較小的優質高收益債券。
主動出擊 動態佈局
無疑,預料未來投資市場將更為波動,但不代表市場上沒有投資機會,反而更應主動部署,因應市場變化,以動態的資產配置策略,捕捉最佳的收益機遇,同時管理風險。
我們仍偏好股票,而過去一段時間被忽略的價值型和週期性板塊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投資主題,一般涵蓋傳統行業,對經濟週期敏感度較高,其盈利在經濟帶動下料強勁復甦,特別看好資源及工業類相關股票。地區方面,預料北亞地區仍看高一線,當中台灣科技硬件板塊估值尤其具吸引力、現金流強勁,具股息增長潛力。
總括而言,即使息口中期有調整壓力,市場憂慮通脹重臨,但多國央行已明言,縮表行動言之過早。在投資角度而言,相對低息的環境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市場預期的落差很大可能為後市帶來波動性,部署亞洲股債資產同時可享派息和增長潛力,平衡多元的回報動力,是駕馭市場變化的理想策略。
資料來源:
- 摩根大通,2021年3月1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21年2月28日
- 彭博,2020年12月31日
相關閱讀:
本文提供之意見純屬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惠理」)之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應視作投資決策之依據。所有資料是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來源,但惠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等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落差。
投資涉及風險,基金單位價格可升亦可跌,基金過往業績並不表示將來的回報。投資者應參閱有關基金之解釋備忘錄,以了解基金詳情及風險因素,投資者應特別注意投資新興市場涉及之風險。在決定認購基金之前,投資者應徵詢財務顧問之意見。如果選擇不徵詢財務顧問之意見,則應考慮該基金產品是否合適。
本文並未經證監會審閱。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