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加強可持續復甦的基礎

15-03-2023

本文三項重點:

  1. 新領導團隊對商界友善及作風務實,著眼消費及科技創新,以推動經濟增長。
  2. 當局或不太可能推出龐大刺激方案;同時,簡化及清晰的金融監管架構可能有助加強體制的穩健性。
  3. 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中長期前景保持樂觀,但亦忠告投資者應為未來波動加劇而作好準備。

國內生產總值:實現較低的增長目標

市場翹首以待的「兩會」於2023年3月13日閉幕,此為中國政府最高領導層的盛大會議。儘管會議每年舉行,但今年的會議尤其值得關注,當中展示了新領導團隊的執政計劃,亦包括可能對中國長遠發展影響深遠的體制改革。

前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2023年3月5日以政府工作報告拉開兩會序幕,他在會上宣佈2023年經濟增長計劃的一系列新目標(見圖1)。

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約5%」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此為市場普遍預期(5%至6%)的保守下限。儘管部分市場參與者可能對較低目標感到失望,但我們認為投資者須謹記:

  1. 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通常高於增長目標(見圖2)。例如,202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8.4%,遠高於6%的目標。由於2022年的增長低於既定目標,我們認為設定相當保守的目標,可避免再次無法達標。
  2. 財政預算(3.0%,去年目標為2.8%)及城鎮新增就業職位數目(1,200萬,去年目標為1,100萬)等其他指標顯示,中國政府仍致力推動未來經濟增長復甦。
  3. 同時,鑑於2008/09年龐大刺激方案產生了長期後遺症,當局不太可能採取相同政策。相反,設定適度增長目標可確保經濟增長更可持續及健康。

儘管增長目標較接近市場預期下限,但投資者亦須謹記,憑藉5%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中國仍然能在2023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脫穎而出。

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及監控金融風險

除了圍繞經濟進行討論外,兩會亦提供了討論及審批體制改革議案的平台。國務院是次於2023年3月10日審議通過的議案引起當地投資者更大關注。部分重要改革包括:

  • 科學技術部進行重組,我們認為這標誌著當局將以更大的力度及更集中促進科技及創新發展。
  • 組建國家數據局及升格國家知識產權局。後者原本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轄,將改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我們認為該等措施將加強有關政策,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數碼化發展。
  • 新成立的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將取代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銀保監會)。此外,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分支機構將繼續接管地方政府金融工作局的職能。該兩項措施旨在更有效監控影子銀行活動,減少監管套利的空間。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監會﹚將成為國務院直屬機構,接管國家發改委審核企業債券發行的職能。這顯示政策有意加強直接融資及支持科技企業,特別是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的公司。

總括而言,我們認為該等體制改革(參見圖3金融監管機構摘要)清楚顯示中國政府有意進一步推動科技發展,同時監控金融風險。當局既要處理地方政府的龐大債務問題,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問題,同時要維持足夠的財政支持,工作顯然並不容易,但我們認為更清晰及簡化的金融監管架構可提高政府的執行能力,有助更有效解決任何潛在挑戰。

新管治團隊對經濟增長發出明確及令人安心的訊息

兩會另一個重點是新領導團隊,特別是新總理的任命,他在制定及實施重要經濟政策方面將發揮最大作用。

前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成為新任總理,並在2023年3月13日的新聞發佈會上發表鼓舞而務實的訊息。會議期間,李總理就青年失業率上升、人口結構轉變(特別是人口老化)、民營企業等重大議題明確表達觀點。具體而言,李總理強調他在一些地區的工作背景,這些地區的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如浙江),並承諾支持及加強民營企業家的信心。

經濟政策方面,李總理重申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立的方向(重溫:惠論政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23年經濟增長前景注入更大信心 | 惠理基金﹙valuepartners-group.com﹚﹚,該會議非常著重實現穩增長、保就業、保物價的目標,同時推動優質發展。李總理雖然並無透露太多細節,但他提到有效運用宏觀政策措施促進需求及創新,以防範及降低風險。我們認為種種跡象重新確認新領導團隊將推動經濟增長視為優先工作,或會推出更多利好政策(儘管其相對規模未必能與2008/09年的龐大刺激政策相比)。

此外,中國央行行長仍然由易綱擔任,出乎大部分市場參與者的意料之外,因為易綱已接近65歲的正常退休年齡。這或顯示在外圍環境波動及國家體制改革下,重點仍然是保持宏觀及貨幣政策的連續性。

保持正面,但亦要保持警惕

歷史數據顯示,股市可能在兩會後立即反彈。過去二十年,MSCI中國指數在兩會後的20個交易日內平均上漲約5%(見圖4)。此外,在近三分之二時間,市場會在兩會後上升。這可能反映了隨著政策更見清晰,加上市場預期更多利好政策推出,市場情緒會有所改善。

我們很快就知道歷史會否重演。儘管缺乏正面驚喜,但總括而言,兩會的成果對經濟復甦有利。話雖如此,未來仍存在若干利淡因素,例如地緣政治持續緊張、外圍環境惡化及地方政府債台高築等潛在風險。例如,最近美國發生矽谷銀行事件,儘管風險似乎暫時受控,但我們可清楚看到政策快速收緊下金融體系(或至少部分體系)的脆弱性。儘管中國處於不同的經濟週期,並在復甦之路上領先,但我們忠告投資者繼續注意該等潛在事件及挑戰。

中國市場方面,下個值得關注的重大事件可能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常稱為「三中全會」),該會議將於今年下半年舉行,並將公佈新行政團隊經濟政策發展及改革相關更多細節。

簡而言之,隨著今年兩會結束,中國市場進入新一頁。然而,未來不太可能風平浪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整體股價自去年10月底開始(一直持續至農曆新年)大幅反彈的情況在短期內不太可能重演。因此,若要捕捉「超額回報」機會,我們認為盡責、全面及自下而上的分析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數據截至2023年3月

本文提供之觀點純屬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惠理」)觀點,會因市場及其他情況而改變。以上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可視作倚賴之依據。所有數據是於呈示之日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數據源,但惠理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前瞻性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前瞻性陳述有重大落差。

投資者應明白投資涉及風險。單位價格可升可跌,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將來業績。投資者應閱讀說明備忘錄,以了解各項詳情及風險因素,尤其是投資新興市場相關風險。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前應諮詢財務顧問的意見。倘您並無諮詢專業意見,則應考慮所選投資是否適合。

本文件並未經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刊發人: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