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理謝清海:對於共同富裕的理解及其長期意義

15-11-2021

惠理集團聯席主席兼聯席首席投資總監拿督斯里謝清海最近在NextChina2021峰會上與關注中國的企業管理者及思想領袖一起探討了對如何應對未來十年的商業和地緣政治複雜變化的見解。

最近幾個月,有些投資者可能對中國的“共同富裕”計畫感到困惑。在本次主旨演講中,拿督斯里謝清海就共同富裕的意義及其對中國的長期影響分享了他的觀點。

以下內容為演講要點的摘錄。

 

什麼是共同富裕

儘管近年中國已經消除了絕對貧困,但中等收入群體的人口佔比還有提高空間。“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及政府堅持全心全意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計畫旨在實現到2035年,全國大約一半人口能提升為中等收入群體,實現國家收入水準與東歐國家收入水準相若的願景。

共同富裕不是“殺富濟貧”。它是反壟斷的,旨在促進企業的公平競爭環境,並使社會更有生產力和更公平。作為全國實踐共同富裕的示範,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中的52項舉措中,我們可以看到共同富裕是支援民營企業、創新、市場開發和中小企業的。因此,我們可以放心,共同繁榮並不會扼殺中國人民的創新精神。

中國過去四十年的改革開放道路是不可逆轉的。今天,中國有4000萬家中小企業,提供了50%的稅收、60%的國內生產總值、70%的專利申請和80%以上的城鎮就業1。共同富裕的目標是創造一個可持續和高度包容的社會,構建相對更偏向“橄欖型”而非“金字塔型”的分配結構。

 

共同富裕的長期意義

過去一年,中國針對房地產開發商、互聯網平臺、課外培訓等的監管政策旨在先解決一些迫在眉睫的問題。共同富裕本質上是長期的結構性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在其重要文章發佈中也表示,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的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2

有很多潛在因素可能影響共同富裕的實踐,挑戰之一是如何緩解過熱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並且將國民對於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和關注引導至製造業、創新和綠色能源等領域。

房地產及相關服務目前約占我國經濟約20%至25%,因此在嘗試調控房地產市場時,必須非常謹慎小心。共同富裕的促進將可能取決於引導房地產市場從過去大規模擴張,回歸理性和穩健發展道路上的成功。

另一需考慮的複雜因素為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我相信中美關係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題”。而就在近期,兩國也就氣候變化問題中達成了合作共識,在聯合國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期間發佈了強化氣候行動合作的聯合宣言。

 

资料來源:

  1. 惠理內部
  2. 《如何正確理解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這些重要論述裡有答案》,人民網,20211019

 

點擊下載演講全文

點擊觀看視頻回看

 

本文所稱香港指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本文提供之意見僅為參會發言人之觀點不一定反映惠理和其他任何組織的立場所提供的資訊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應視作投資決策之依據所有資料是搜集自被認為是可靠的來源但惠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本文包含之部分陳述可能被視為前瞻性陳述此等陳述不保證任何將來表現實際情況或發展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落差